close

 許多廟前除了有一對石獅左邊為公獅,右為母獅。另有龍邊的入門處及虎邊出口處的兩座石雕,稱為「抱鼓石」俗稱門礅,其作用為何?「抱鼓石」,一般俗稱「石鼓」,除了裝飾、美化外,在傳統建築的結構中,主要的功用有二:第一、防止木構造的門具直接接觸地面而受潮受損。第二、穩固木構門具。兩邊的「門枕石」在結構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一樣的。

a-IMG_0021

進廟門是以建築物的方向為準,左青龍右白虎,左進右出。青龍是吉祥物,進入時它會帶來好的氣,以便與神明交流,象徵平步青雲;而白虎解厄,出去時它會將壞的、不好的,留在廟裡。如果由虎門進入,那就是入虎口了。

 a-IMG_0019 a-IMG_0020  

*石鼓在民俗的觀念是和石獅的意義一樣,主要作用是「守護」、「鎮廟」。但是俗稱作「乞丐椅」。為何稱作「乞丐椅」呢?以前在廟會慶典活動時,四面八方會湧來大批的香客,也會引來大批乞丐,乞丐就佔據了最有利的「門枕石」位置,利於乞得虔誠、慈悲的香客得錢幣或食物。久而久之每次乞丐必定佔坐此位。有一回廟公(廟祝),走到門口,就往「門枕石」一坐,稍作休息之時,必然來了個乞丐,告訴廟公:「這是他的位置」請廟公讓開,直叫廟公覺得好氣又好笑,也就是我們常聽到「乞丐趕廟公」的由來。

IMG_0052  

 

 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貝克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